发布日期:2022-10-22 15:46 浏览次数: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碱金属(钾、钠)含量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碱金属(钾、钠)含量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煤的勘查、生产和加工利用中碱金属(钾、钠)含量的分级,煤炭产品中碱金属(钾、钠)含量水平评价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1574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GB/T 4634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T/T 1014 煤灰中主要及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3.1 分级代号的命名原则
煤中碱金属(钾、钠)含量分级代号用“特低、低、中、高”的英文字头与碱金属英文缩写的首字头组成。
SLAM:特低碱煤,LAM:低碱煤,MAM:中碱煤,HAM:高碱煤。
3.2 煤中碱金属(钾、钠)含量分级
煤中碱金属(钾、钠)含量按表 1 分级。
表 1 煤中碱金属(钾、钠)含量分级
级别名称 | 代号 | 碱金属(钾、钠)含量范围(%) |
特低碱煤 | SLAM | ≤0.10 |
低碱煤 | LAM | >0.10~0.30 |
中碱煤 | MAM | >0.30~0.50 |
高碱煤 | HAM | >0.50 |
将分析煤样按 GB/T 212 中的缓慢灰化法的规定烧制成灰,煤灰中碱金属(钾、钠)的含量按 GB/T1574、GB/T4634 或 MT/T1014 进行测定,按下列公式将煤灰中碱金属(钾、钠)的含量折算成煤中的碱金属(钾、钠)含量。计算方法如下:
煤中钾和钠总量(以干燥基计)的计算方法
(K+Na)d=(0.830K2O+0.742Na2O)×Ad÷100
式中:
(K+Na)d——煤中钾和钠总量(以干燥基计),单位为质量百分数(%)
0.830——钾占氧化钾的系数;
K2O ——煤灰中氧化钾的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
0.742——钠占氧化钠的系数;
Na2O——煤灰中氧化钠的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
Ad——煤的干燥基灰分,单位为质量百分数(%)。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