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

行业新闻 消防知识 消防标准 安全标准 应急标准 常见问题

AQ 9003.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通用检测检验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2-09-22 16:20 浏览次数: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检测项目、检测周期、检测环境,以及系统检测内容等,是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及监测设备检测检验的基本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的入场检测、工程验收、周期检测及故障检测等。

      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检测检验除应按照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所有标注日期之外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383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YD/T 1141-2001 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YD/T 1287-2003 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YD/T 1439-2006 路由器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一高端路由器(基于IPv4)

      YD/T 1440-2006 路由器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一中低端路由器(基于IPv4)

3 设备检测要求

3.1 本规范规定的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设备包括变送器、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分流器、信号隔离装 置、安全栅、数据采集器、视频设备,以及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传输设备。

3.2 企业构建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时,所选用的监测设备应按照本规范要求全部进行入场检测。

3.3 监测系统工程验收前,应按照本规范对监测系统及系统中应用的监测设备进行检测检验。

3.4 系统正常运行后,应按照本规范要求对系统中的网络化监测设备及监测系统进行周期性检测,并 应按照以下规定年限进行更换,检测周期及使用年限见表1。

3.5 系统运行中发生不稳定现象或系统故障时,应对有关的监测设备进行临时性检测。

3.6 以上所述各项检测检验均应由专业检测机构执行。

4 检测条件要求

4 1 检测系统及检测设备

4.1.1 检测设备应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规定定期检定。

4.1.2 各检测系统间应无相互干扰产生。

4.1.3 选用的检测设备及配套设备所组成的检测系统,其测量总误差应不大于被检对象允许误差的 1/3。

表1 设备、系统检测周期及设备允许最长使用年限

监测设备

检测周期/a

最长使用年限/a

备注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

1

10


变送器

1

10

可合并检测

数据采集器

8

分流器

8

信号隔离装置

8

安全栅

8

路由器

2

6


交换机

2

6


视频设备

1

6


系统检测

2



4.2 环境条件

4.2.1 检测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屏蔽、接地,周围无影响被检设备运行及检测系统性能的振动、冲击、电 磁干扰及电磁辐射源等。

4.2.2 以下为设备检测的标准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 ℃ ;

      相对湿度:45%〜75 % ;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设备检测的标准环境误差由检测设备及被检设备的误差要求确定。

5 检测项目及要求

5.1 设备检测项目

5.1.1 一般要求

5.1.1.1 设备生产单位和检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如通过ISO 9000或其他同等效力的认证,产品应为通过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产品,并具有包含产品编号的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具有详细技术指标、使 用说明、适用条件与注意事项等内容。

5.1.1.2 被检设备外观应完整,内部无切屑、残渣等杂物。

5.1.1.3 具有防爆要求的危险场所应用的监测设备应符合GB 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规定,并具有国家指定防爆检测机构提供的设备防爆等级合格证。

5.1.1.4 对于本安型系统,现场仪表应符合GB 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F》中的规定,并具有专业检测机构提供的合格证。

5.1.2 变送器检测项目

5.1.2.1 输出信号

      检测变送器的输出是否为系统规定的标准工业信号。

5.1.2.2 基本误差

      检测在各测量点变送器将所测量的物理信号或电信号转换为标准化输出信号时,测量值与标准值 的偏差程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5.1.2.3 线性度

      检测变送器输出值随输入端采集信号变化的线性程度。

5.1.2.4 负载特性

      当负载电阻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时,检测变送器输出(下限值及量程)的变化是否符合要求。

5.1.2.5 电源影响

      当电源电压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时,检测变送器输出(下限值及量程)的变化是否符合要求。

5.1.2.6 绝缘电阻

      在标准环境下,检测变送器各组端子(包括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5.1.2.7 绝缘强度

      在标准环境下,检测在变送器各组端子(包括外壳)之间施加一定的试验电压时,是否有击穿和飞弧 现象发生。

5.1.2.8 时间漂移

      检测变送器在稳定检测时间内各时间点测量值变化程度。

5.1.2.9 温度漂移

      环境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检测变送器测量值变化程度。

5.1.2.10 密封性

      变送器的测量部分在承受测量压力时,检测是否有泄漏和损坏现象。

5.1.3 数据采集器检测项目

5.1.3.1 单通道最高采集速率

      检测数据采集器在只有一个通道执行采集任务时,该通道单位时间内采集有效数据个数是否符合规定。

5.1.3.2 循环采集速率

      数据采集器在多通道循环采集方式下执行采集任务时,检测全部采集通道在单位时间内采集的有效数据个数。

5.1.3.3 数据采集位数

      检测数据采集器所采集数据的有效位数。

5.1.3.4 误差限

      检测数据采集器测量各通道结果偏离标准值的程度。

5.1.3.5 重复性

      检测数据采集器各通道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时,测量值相互不一致的程度。

5.1.3.6 电压影响

      检测电源电压变化对数据采集器输出的影响。

5.1.3.7 输入阻抗

      检测数据采集器信号接入端等效电阻阻值。

5.1.3.8 输出阻抗

      检测数据采集器信号输出端等效电阻阻值。

5.1.3.9 通道间串扰(通道隔离度)

      检测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过程中,前一输入通道对其逻辑后继通道的影响。

5.1.3.10 线性度

      检测数据采集器输出值随输入端采集信号变化的线性程度。

5.1.3.11 温度漂移

      环境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检测数据采集器测量值变化程度。

5.1.3.12 时间漂移

      检测数据采集器在稳定检测时间内各时间点测量值变化程度。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ongliff00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