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

行业新闻 消防知识 消防标准 安全标准 应急标准 常见问题

MT 146.1-2011 树脂锚杆 第1部分:锚固剂

发布日期:2022-10-06 22:05 浏览次数:

1 范围

      MT 146的本部分规定了树脂锚杆锚固剂(以下简称锚固剂)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矿山井巷支护用的锚固剂。

      井筒装备的安装、基础锚固等工程所需的锚固剂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MT 14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ISO9597:1989,EQV)

      GB/T 2828.2-200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2部分:按极限质量LQ检索的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案(ISO2859-2:1985,NEQ)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MT/T154.1 煤矿机电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第1部分: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MT146的本部分。

3.1

      树脂锚杆 resin anchor bolts

      以树脂锚固剂配以各种材质杆体及托盘、螺母等构件组成的锚杆。

3.2

      树脂锚固剂 resins and capsules

      起粘结锚固作用的材料称锚固剂。树脂锚固剂由树脂胶泥与固化剂两部分分隔包装成卷形,混合后能使杆体与被锚固体煤、岩粘结在一起。

3.3

      树脂胶泥 resin putty ,resin mastic

      由树脂、填料和化学助剂组成的胶泥状材料。

3.4

      固化剂 catalyst

      与树脂胶泥混合后,能立即引起化学反应,使树脂胶泥凝结成固体的材料。

3.5

      凝胶时间 gel time

      从树脂胶泥与固化剂混合起,到胶泥开始变稠、温度开始上升时的时间。

3.6

      等待安装时间 setting time

      安装锚杆时,搅拌停止后到可以上托盘的时间。

3.7

      树脂胶泥稠度 viscosity of resin mastic

      表示树脂胶泥的软硬程度,以试锥1min沉入树脂胶泥的深度(mm)来表示。

3.8

      抗拔力 anti-pulling capacity

      在规定锚固长度条件下,锚固剂与杆体锚固后,拉拔试验时锚固剂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

3.9

      锚固力 anchor capacity

      整根锚固剂与配套杆体锚固后,拉拔试验时锚固剂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

4 产品分类

4.1 分类

      产品按凝胶时间不同进行分类,见表1。

表1 产品分类

类型

特性

凝胶时间s

等待安装时间s

颜色标识

CKa

超快速

8~25

10~30

CKb

26~40

30~60

K

快速

41~90

90~180

Z

中速

91~180

480

M

慢速

>180

--

--

注1:在(22±1)℃环境温度条件下测定。

注2:搅拌应在锚固剂凝胶之前完成。

      注1:在(22±1)℃环境温度条件下测定。

      注2:搅拌应在锚固剂凝胶之前完成。

4.2 规格

      产品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产品规格

锚固剂直径,mm

35

28

23

锚固剂长度,cm

30 ~50

30 ~100

30 ~100

推荐适用钻孔直径,mm

40~44

32~36

27~30

注:用户特殊需要时,可生产其他规格的锚固剂;锚固剂长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4.3 型号

      锚固剂型号编制依据MT/T 154.1

      锚固剂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示例.jpg 

      示例:直径23mm、长度35cm的快速树脂锚杆锚固剂,可表示为MSK2335。

5 技术要求

5.1 原材料

      产品所使用材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明书、质量保证书。材料进厂后应进行验收试验。

5.2 外观

      锚固剂应装填饱满,质地柔软,颜色均匀,树脂胶泥不分层、不沉淀,固化剂分布均匀,封口严密,无渗漏,各型号锚固剂的标识应符合表1的规定。

5.3 直径、长度偏差

      锚固剂直径偏差为±0.5mm,长度偏差为±5mm。

5.4 树脂胶泥稠度

      环境温度为(22±1)℃时,树脂胶泥稠度应不小于30mm。

5.5 固胶比

      固化剂与树脂胶泥的质量比应不小于4%。

5.6 凝胶时间

      锚固剂凝胶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5.7 抗压强度

      环境温度为(22±1)℃、龄期24 h条件下,锚固剂抗压强度应不小于60 MPa。

5.8 抗拔力

      锚固长度125 mm,模拟孔直径28 mm,配套杆体为直径20 mm、屈服强度500 MPa的无纵肋螺纹钢杆体,龄期2 h条件下,抗拔力应不小于100 kN。

5.9 锚固力

      在表3规定的龄期,锚固力应不小于与之配套杆体规定屈服力的1.2倍。

表3 规定龄期             单位为分钟

类型

CKa

CKb

K

Z

M

规定龄期

5

10

15

30

----

5.10 热稳定性能

      树脂胶泥在(80±2)℃条件下放置20 h,取出后在(22±1)℃环境温度下放置4 h,树脂胶泥不应变硬,且其稠度不小于16mm。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目测,手捏。

6.2 直径、长度

      直径:用分度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测量;

      长度:用分度值为1 mm的钢板尺或钢卷尺,测量锚固剂两端卡口之间距离,即为锚固剂长度。

6.3 树脂胶泥稠度

6.3.1 仪器

      采用GB/T 1346-2001中4.2规定的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和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

6.3.2 环境温度

      试验环境温度为(22±1)℃。

6.3.3 测定

6.3.3.1 将锚固剂剖开,取出树脂胶泥,搅拌均匀后装入圆模内,经人工振动捣实后刮平。

6.3.3.2 将圆模放在试杆下,使试杆与胶泥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并开始记录时间,试杆自由沉入圆模内胶泥中,记录1min试杆下沉深度即为树脂胶泥稠度。

6.4 固胶比

6.4.1 称量锚固剂总质量W。

6.4.2 剖开固化剂部分,将固化剂全部取出,然后称量去掉固化剂的锚固剂质量W1。

6.4.3 按公式(1)计算固胶比: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ongliff00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