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

行业新闻 消防知识 消防标准 安全标准 应急标准 常见问题

AQ 1097-2014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

发布日期:2022-09-10 15:42 浏览次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井工煤矿建设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63 煤矿科技术语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 50399-2006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AQ 1055-2008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663及《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 guidelines for the safety facilities designing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

      在矿井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矿井安全条件的论证和安全设施的设计,包括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和附图两部分。

4 基本规定

4.1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应在以下资料基础上编制:

      a)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相应级别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

      b)省级及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项目核准(审批)的批复文件;

      c)国土资源部门划定井田范围批复文件或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d)安全预评价报告。

4.2 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GB 50215-2005,GB 50399-2006及AQ 1055- 2008等要求。

4.3 安全设施设计与初步设计应由同一设计单位编制,并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

5 编制内容

5.1 概况

5.1.1 矿区开发

      矿区总体规划,现有生产、在建矿井的分布和规模,小窑分布;属于非新建项目的,应介绍其建设、安 全生产情况。

5.1.2 编制依据

      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外部建设条件;建设单位提出的合 理要求和目标、提供的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设计编制的主要原则和指导思想等。

5.1.3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性质、隶属关系、主营业务、煤炭建设与生产业绩、近年安全生产状况。

5.1.4 初步设计概况

5.1.4.1 地理概况

      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地貌、地面水系、气象与地震、环境状况等情况。

      插图:交通位置图。

5.1.4.2 主要自然灾害

      井田所在区域洪水、泥石流、滑坡、岩崩、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性天气等方面。

5.1.4.3 工程建设性质

      新建、改建、扩建。

5.1.4.4 开拓与开采

      井田境界、资源/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布置、采煤工艺及主要设备,建设 工期等。

      插图:开拓方式平面图、剖面图。

5.1.4.5 主要设备

      提升、排水、通风、压缩空气、瓦斯抽采系统的主要设备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井下煤炭运输、辅助运 输方式及设备。

5.1.4.6 地面运输

      地面铁路、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

5.1.4.7 供电及通信

      供电电源、电压、电力负荷、送变电方式、地面供配电、井下供配电、安全监控与计算机管理,通信及 铁路信号等。

5.1.4.8 地面设施

      地面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工业场地及周边用于生产生活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给水排水及 供热通风等系统。

      插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5.1.4.9 技术经济指标

      劳动定员汇总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2 矿井开拓与开采

5.2.1 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

5.2.1.1 地层及构造

      地层、含煤地层及含煤性,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变化规律,断层、褶曲、陷落柱、剥蚀带的发育 情况及分布规律,岩浆侵入情况及对煤层、煤层顶底板的影响;构造复杂程度。

      附表:主要断层特征表。

5.2.1.2 煤层及煤质

      煤层赋存情况(包括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层间距、结构等),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结 构及变化规律,煤层露头(含隐覆露头)及风化带情况;煤质及煤类。

      附表:可采煤层特征表、煤质特征表。

5.2.2 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涌水量、水患类型,煤层瓦斯赋存情况及分布规律,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矿井 瓦斯等级,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赋存情况,煤尘爆炸指数及爆 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性和自然发火期,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冲击地压危险性,地温情况,邻近 矿井瓦斯、煤尘、煤的自燃、煤与瓦斯突出、煤层顶底板条件和地温等实测结果或鉴定资料。

提出对地质报告的评价,提出对安全预评价结论的评价。

5.2.3 矿井开拓系统

5.2.3.1 井筒

      井筒的设置及装备、功能,井筒和工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防洪设计标准,进、回风井口的安全性。

      附表:井筒特征表。

5.2.3.2 采区及煤层开采顺序

      采区(或盘区,下同)划分、采区及煤层开采顺序、采区接替关系,划分依据及其合理性分析;煤层下 行开采的顺序确定;煤层上行开采的分析论证。

5.2.3.3 主要巷道

      主要巷道布置层位、安全间隙、支护方式、安全风速、其他安全措施等。

插图:井筒、开拓、采区主要巷道断面图。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ongliff00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