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标准

行业新闻 消防知识 消防标准 安全标准 应急标准 常见问题

GB/T 5907.2-2015 消防词汇 第2部分:火灾预防

发布日期:2022-11-02 10:52 浏览次数:

1 范围

      GB/T 5907的本部分界定了与火灾预防有关的常用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火灾预防、消防管理、消防标准化、消防安全工程、消防科学研究、教学、咨询、出版及其他有关的工作领域。

2 术语和定义

2.1 建筑防火

2.1.1

      敞开楼梯 open stairway

      建筑物内不封闭的楼梯。

2.1.2

      防火分隔 fire separation

      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将建筑物内部空间加以分隔,在一定时间内限制火灾于起火区的措施。

2.1.3

      防火分区 fire compartment

      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2.1.6)、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2.1.2)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2.1.4

      防火间距 fire separation distance

      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2.1.5

      防火幕 safety curtain

      阻止火灾产生的烟气和热气通过的活动式的幕。

2.1.6

      防火墙 fire wall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2.1.3)且耐火极限(2.1.12)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实体墙。

2.1.7

      防烟楼梯间 smoke proof staircase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设施(统称前室),能防止火灾的烟气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2.1.8

      封闭楼梯间 enclosed staircase

      采用双向弹簧门、防火门等措施分隔,能防止火灾的烟气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2.1.9

      集液池 catch pit

      积液坑

      为容纳泄漏或溢出的可燃烧的液体,设置在地面下通常填有碎石的围护结构。

2.1.10

      防火堤 fire bund

      为容纳泄漏或溢出的可燃烧的液体,在液体储罐周围地面上设置的实体堤坝。

2.1.11

      耐火等级 fire resistance classification

      根据建筑中墙、柱、梁、楼板、吊顶等各类构件不同的耐火极限(2.1.12),对建筑物等整体耐火性能进行的等级划分。

2.1.12

      耐火极限 duration of fire resistance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耐火稳定性(2.1.13)、耐火完整性(2.1.14)或耐火隔热性(2.1.15)时止的时间。

2.1.13

      耐火稳定性 fire stability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坍塌的能力。

2.1.14

      耐火完整性 fire integrity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一面受火时,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烟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2.1.15

      耐火隔热性 fire insulation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一面受火时,在一定时间内防止其背火面温度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2.2 烟气控制

2.2.1

      防烟分区 smoke bay

      在建筑内部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2.2.2

      机械加压送风 mechanical pressurization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他需要被保护的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的方式。

2.2.3

      机械排烟 mechanical smoke extraction

      采用机械力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排烟方式。

2.2.4

      直灌式加压送风 blow through mechanical pressurization

      风机未通过送风井道直接对楼梯井机械加压送风(2.2.2)的方式。

2.2.5

      自然排烟 natural smoke control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2.3 安全疏散

2.3.1

      安全出口 exit;safety exit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2.3.2

      避难层 refuge floor; area of refuge

      避难间

      建筑内用于人员在火灾时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或房间。

2.3.3

      避难走道 exit passageway

      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防火墙(2.1.6)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2.3.4

      袋形走道 dead end

      一端封闭,只有一个疏散(2.3.6)方向的走道。

2.3.5

      [理论]人员密度 theoretical occupation density

      单位建筑面积上的人员数目,用于计算安全出口(2.3.1)数量和出口宽度。

2.3.6

      疏散 escape;evacuation

      逃生

      人员由危险区域向安全区域撤离。

2.3.7

      疏散距离 travel distance

      从房间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2.3.1)的距离。

2.3.8

      疏散楼梯 protected stairway

      具有足够防火能力并作为竖向疏散通道(2.3.11)的室内或室外楼梯。

2.3.9

      疏散路线 escape route;evacuation route

      紧急情况下,到达安全出口(2.3.1)的途径。

2.3.10

      疏散时间 evacuation time

      建筑物内或建筑物某个区域的所有人员从获得火灾信息至抵达安全出口(2.3.1)或安全区的时间。

2.3.11

      疏散通道 escape access;evacuation access

      建筑物内具有足够防火和防烟能力,主要满足人员安全疏散(2.3.6)要求的通道。

2.3.12

      疏散预案 evacuation plan

      为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在火灾情况下能安全疏散(2.3.6)而事先制定的计划。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ongliff00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