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标准

行业新闻 消防知识 消防标准 安全标准 应急标准 常见问题

GB/T 5169.44-2013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4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着火危险评定

发布日期:2022-11-23 09:23 浏览次数:

1 范围

      GB/T 5169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评定导则和对人、动物及财物有直接危害的着火危险试验方法的制定导则。本部分所说的产品是指完整的电工电子设备及其部件(包括元件)和电工电子绝缘材料。

      本部分概述了识别适合于产品着火试验方法和操作准则的危险评定程序。该方法的原则是识别与产品有关的火灾事件(火情),并确定可测量的着火性能与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结果的相关程度,以及确定适合于能导致可接受火灾结果或完全消除火灾事件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操作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69.2-2013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2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总则(IEC 60695-1-10:2009,IDT)

      GB/T 5169.20-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20部分:火焰表面蔓延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IEC 60695-9-2:2005,IDT)

      GB/T 5169.2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26部分:烟模糊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IEC 60695-6-2:2005,IDT)

      GB/T 5169.3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30部分:热释放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IEC 60695-8-2:2008,IDT)

      ISO/TR 13387:1999(所有部分)消防安全工程(Fire safety engineering)

      ISO/IEC 13943:2008 消防安全 词汇(Fire safety-Vocabulary)

      IEC 60695-1-21:2008 着火危险试验 第1-21部分:电工产品的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起燃性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Fire hazard testing-Part 1-21:Guidance for assessing the fire hazard of 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Ignitability-Summary and relevance of test methods)

      IEC/TS 60695-5-2:2002 着火危险试验 第5-2部分:燃烧流的腐蚀危害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Fire hazard testing-Part 5-2:Corrosion damage effects of fire effluents-Summary and relevance of test methods)

      IEC/TR 60695-7-2:2002 着火危险试验 第7-2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Fire hazard testing-Part 7-2:Toxicity of fire effluent-Summary and relevance of test methods)

3 术语和定义

      ISO/IEC 13943:2008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方便使用,将其中部分引用于下文。

3.1

      窒息物质 asphyxiant

      引起组织缺氧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衰弱或心血管系统受影响的有毒物质。

      注:能产生意识丧失和最终死亡。

      [ISO/IEC 13943:2008,定义4.17]

3.2

      可用安全逃生时间 available safe escape time;ASET

      对于一个室内人员而言,其可用逃生时间为起燃时间点至估计室内人员已无能力逃生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室内人员无能力逃生即指其不能采取有效逃生行为而到达安全避难所或其他安全的地方。

      注1:起燃时间可为已知的,例如在某些着火模型或着火试验中;该时间亦可被假设,例如基于评估工作对所察觉到的时间的反应。基本上,起燃时间的测定都是被规定的。

      注2:该定义等同于无能力致使不能逃生。其他的ASET衡量标准也可用。如果存在替代标准,有必要进行说明。

      注3:每个室内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ASET值,这取决于室内人员的个人特征。

      [ISO/IEC 13943:2008,定义4.20]

3.3

      建筑环境 built environment

      建筑物或其他构造。

      示例:海上平台、土木工程建筑(如:隧道、桥梁和矿井)以及交通工具(如:汽车和船舶)。

      注:ISO 6707-1包含大量与建筑环境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ISO/IEC 13943:2008,定义4.26]

3.4

      燃烧 combustion

      物质与氧化剂的放热反应。

      注:燃烧通常会放出燃烧流,并伴有火焰和/或灼

      [ISO/IEC 13943:2008,定义4.46]

3.5

      燃烧产物 combustion product/product of combustion

      燃烧所得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

      注:燃烧产物可以包括燃烧流、灰尘、烧焦物、灰渣和/或烟尘。

      [ISO/IEC 13943:2008,定义4.48]

3.6

      有效燃烧热 effective heat of combustion

      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试样燃烧产生的热释放除以其质量损失。

      注1:如果试样全部转化为挥发性的燃烧产物或者所有燃烧产物均被完全氧化,则该有效燃烧热等同于燃烧的净热值。

      注2:其代表性单位为千焦每克(kJ·g-1)。

      [ISO/IEC 13943:2008,定义4.74]

3.7

      周围环境 environment

      当暴露于火灾中时,可能对事物或人造成影响的条件和周围情况。

      [ISO/IEC 13943:2008,定义4.80]

3.8

      逃生 escape

      能到达避难所或安全场所的有效行为。

      [ISO/IEC 13943:2008,定义4.82]

3.9

      暴露剂量 exposure dose

      可吸入毒性气体或燃烧流的最大量的测定,通过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积分得出。

      注1:对于燃烧流,其代表性单位为克乘以分钟每立方米(g·min·m-3)。

      注2:对于毒性气体,其代表性单位为微升乘以分钟每升(μL·min·L-1)(在T=298K、P=1atm时)。

      [ISO/IEC 13943:2008,定义4.89]

3.10

      烟的消光面积 extinction area of smoke

      烟所占的体积乘以烟的消光系数。

      注:是对烟总量的一种测量,其代表性单位为平方米(m2)。

      [ISO/IEC 13943:2008,定义4.92]

3.11

      着火 fire

      <通常>以排放热和燃烧流为特征的燃烧过程,常伴有烟和/或火焰和/或灼热。

      注:在英语中,“fire”用于表示三种概念,其中的着火(3.12)和火灾(3.13)两个是关于不同方式的自支持燃烧的特定类型,它们在法语和德语中为两个不同的术语。

      [ISO/IEC 13943:2008,定义4.96]

3.12

      着火 fire

      (受控的)有意提供有用效果的自燃,其燃烧程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控制。

      [ISO/IEC 13943:2008,定义4.97]

3.13

      火灾 fire

      (非受控的)无意提供有用效果的自燃,其燃烧程度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控制。

      [ISO/IEC 13943:2008,定义4.98]

3.14

      燃烧流 fire effluent

      在着火情况下,由燃烧或热解产生的所有气体和气溶胶,包括悬浮颗粒。

      [ISO/IEC 13943:2008,定义4.105]

3.15

      火势的发展 fire growth

      放热速率和温度增加的着火发展阶段。

      [ISO/IEC 13943:2008,定义4.111]

3.16

      着火危险 fire hazard

      由着火引起不期望的潜在性物质或条件。

      [ISO/IEC 13943:2008,定义4.112]

3.17

      着火风险 fire risk

      着火伴有其后果可量化测定的可能性。

      注:通常用着火发生概率和着火后果的乘积对其进行评估。

      [ISO/IEC 13943:2008,定义4.124]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ongliff00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