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23 09:01 浏览次数:
GB/T 5169的本部分描述了一个产生燃烧流并鉴定和测量其燃烧产物组分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使用可移动的试样,以及在不同温度和空气流量下的管形炉作为着火模型。该试验方法的目的是再现ISO/TR 9122-1:1989描述的一系列着火阶段中的某种分解条件。
阶段1b)无焰分解(氧化)
阶段2 发展中的着火(有焰)
阶段3a)完全着火(有焰),通风不良
本部分描述的方法旨在尽可能真实地模拟上述3个主要的着火阶段,必要时也可模拟其他阶段。该试验使用材料试样完成燃烧流的测量,这些材料试样可以取自成品,或如果装置和方法允许也可为一个成品。
毒效值仅用于中毒危险的评估,不应单独使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50.2-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idt,IEC 60754-2:1991)
ISO/TR 9122-1:1989 燃烧流的毒性试验 第1部分:总则(Toxicity testing of fire effluents-Part 1:General)
ISO/TR 9122-4:1993 燃烧流的毒性试验 第4部分:着火模型(小规模试验所用的炉和燃烧装置)[Toxicity testing of fire effluents-Part 4:The fire model(furnaces and combustion apparatus used in small-scale testing)]
ISO/TR 9122-5:1993 燃烧流的毒性试验 第5部分:燃烧流毒性效应的预测(Toxicity testingof fire effluents-Part 5:Prediction of toxic effects of fire effluents)
ISO 13344:1996 燃烧流致死毒效的测定(Estimation of the lethal toxic potency of fire effluents)
ISO/IEC 13943:2000 消防安全 词汇(Fire safety-Vocabulary)
IEC 60695-7-2 着火危险试验 第7-2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Fire hazardtesting-Part 7-2:Toxicity of fire effluent-Summary and relevance of test methods)
IEC/TS 60695-7-51 着火危险试验 第7-51部分:燃烧流的毒性 毒效评定 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说明(Fire hazard testing-Part 7-51:Toxicity of fire effluent-Estimation of toxic potency:Calcu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st results)
DIN 53436-1:1981 材料在通风条件下产生热分解产品及其毒性检验 分解仪器及试验温度的测定(Producing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ducts from materials in an air stream and their toxicological testing;decomposition apparatus and determination of test temperature)
ISO/IEC 13943:2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半致死暴露剂量 lethal exposure dose 50
LCt50
给定物质在指定条件下引起50%受试动物死亡的有毒气体体积分数与暴露时间的乘积。注:其代表性单位为cm2·m-1·min。
3.2
质量载荷浓度 mass charge concentration
试样进入石英炉管的质量推进率除以通过混合箱的总空气流量。
3.3
质量损失浓度 mass loss concentration
试样的质量损失率除以通过混合箱的总空气流量。
3.4
挥发分数 volatile fraction
质量损失浓度除以质量转换浓度。
3.5
体积得率 volume yield
试样单位质量损失所产生的气体体积。
注:其代表性单位为g-1。
源于小规模试验的试样燃烧流致死毒效数据,可作为火灾中毒危险评定所用数据的一部分。致死毒效的概念源自大鼠试验,其假设燃烧流致死老鼠的暴露剂量与致死人类是一样的。致死毒效用能导致暴露老鼠50%死亡的燃烧流暴露剂量(LCt50)表示,其取决于毒性燃烧流的浓度,可用多种形式表示,但最常使用的是受试材料在质量载荷或质量损失浓度方面的参数。
早期毒效评定通过动物暴露试验完成,现在,大多数试样则是根据燃烧流气体组分的化学分析结果对毒效进行评估。因此,本部分描述的方法计划采用化学分析测量,但动物暴露试验也适用。
为了通过该方法评估毒效,需有:
a)在设定条件下分解试样,用以代表不同的火灾阶段,并测量所选燃烧流组分浓度和产率的方法;以及
b)依据所选组分的浓度和产率,计算燃烧流致死毒效的方法(见IEC/TS 60695-7-51)。
很多计算方法已发展为评估试样燃烧流毒效的方法,发布在ISO/TR 9122-5:1993中。为便于使用这些毒效计算方法,需有试样在一系列着火条件下的主要毒性产物的产率数据。这些可通过现有的很多小规模燃烧毒性试验方法得到。然而,很多现存的试验方法都是依据有缺陷的着火模型或能再现ISO/TR 9122-4:1993所示的着火阶段的小部分分解条件(见表1)。IEC 60695-7-2概述了这些试验,并给出了选择和使用这些燃烧流毒效试验方法的导则。
表1 根据ISO/TR 9122-1:1989大致划分的着火阶段
着火阶段 | 氧气 % | CO2/CO 比率 | 温度 ℃ | 辐照度 kW·m-2 | |
阶段1 | 无焰分解 | ||||
a)阴燃(自维持) | 21 | 不适用 | <100 | 不适用 | |
b)无焰(氧化) | 5~21 | 不适用 | <500 | <25 | |
c)无焰(热分解) | <5 | 不适用 | <1000 | 不适用 | |
阶段2 | 发展中的着火(有焰) | 10~15 | 100~200 | 400~600 | 20~40 |
阶段3 | 完全着火(有焰) | ||||
a)通风不良 | 1~5 | <10 | 600~900 | 40~70 | |
b)通风良好 | 5~10 | <100 | 600~1200 | 50~150 | |
a 隔室的一般环境条件(平均值)。 b 着火附近火羽流的平均值。 c 试验样品受到的辐照度(平均值)。 |
用于测定燃烧流毒效的小规模试验方法在IEC 60695-7-2中有概述。
DIN 53436-1:1981管形炉法是一个应用广泛的试验方法。该方法针对各着火阶段分别建立合理的分解条件模型,费用便宜且易于操作,其可能发展为可以适用于表1中所有着火阶段的更通用的方法。
表1描述的着火阶段,其中最重要的通常为以下几个:
阶段1b)无焰分解(氧化);
阶段2 发展中的着火(有焰);
阶段3a)完全着火(有焰),通风不良。
推荐试验方法的分解条件类似着火阶段1b)和3a),尽可能模拟阶段2。如有需要,该方法也可模拟其他着火阶段。
这些着火阶段的分解条件以温度、燃烧行为和CO2/CO比率为特征。其他管形炉方法评估也显示了可提供真实火情的几种不同阶段的分解条件。
6.1 概要
本部分描述的试验方法与DIN 53436-1:1981的原理相同。GB/T 17650.2-1998给出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管形炉和石英管类型,并给出了它们在指定试验条件下的已知性能。
本试验所用试样为颗粒状或者条状,试样以恒定速率进入石英炉管中。石英炉管由管形炉加热,并使初次空气通过石英炉管流经样品,以支持燃烧。燃烧流从石英炉管排出,进入混合试验箱,被二次空气稀释。然后对燃烧流进行分析并将其排出。
石英炉管中的分解条件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和初次空气流量来设定,以模拟 ISO/TR 9122-1:1989中描述的着火阶段范围内的分解条件或所要求的条件。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