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标准

行业新闻 消防知识 消防标准 安全标准 应急标准 常见问题

GB/T 5169.36-2015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36部分:燃烧流的腐蚀危害 试验方法概要和相关性

发布日期:2022-11-22 16:49 浏览次数:

1 范围

      GB/T 5169的本部分给出了评定电工电子产品及其材料燃烧流腐蚀性试验方法的概要,简单概述了相关标准中的常用试验方法。内容包括对这些试验方法与真实火情之间相关性的特殊观测,并给出了使用这些试验方法的建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69.35-2015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35部分:燃烧流的腐蚀危害 总则(IEC 60695-5-1:2002,IDT)

      ISO/TR 9122-1:1989 燃烧流的毒性试验 第1部分:导则(Toxicity testing of fire effluents-Part 1:General)

      ISO/IEC 13943:2000 消防安全 词汇(Fire safety-Vocabulary)

      IEC 60695-4:1993 着火危险试验 第4部分:着火试验术语(Fire hazard testing-Part 4:Termi-nology concerning fire tests)

      IEC/TS 60695-5-3 着火危险试验 第5-3部分:燃烧流的腐蚀危害 泄漏电流和金属损失试验方法(Fire hazard testing-Part 5-3:Corrosion damage effects of fire effluent--Leakage current and metal loss test method)

3 术语和定义

      ISO/IEC 13943:2000和IEC 60695-4:19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腐蚀危害 corrosion damage

      由于化学作用引起的物理和/或化学危害或功能受损。

      [ISO/IEC 13943:2000,定义25]

3.2

      腐蚀电极 corrosion target

      在指定条件下,用于测量腐蚀危害程度的传感器。

      注:该传感器可以为产品、组件或用于模拟它们的参考物质。

      [ISO/IEC 13943:2000,定义26]

3.3

      临界相对湿度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引起泄漏电流超过产品规定值的相对湿度值。

3.4

      燃烧流 fire effluent

      由燃烧或热解产生的所有气体和/或气溶胶(包括悬浮颗粒)的总称。

      [ISO/IEC 13943:2000,定义45]

3.5

      燃烧流衰减特性 fire effluent decay characteristics

      燃烧流随时间和传输而产生的物理和/或化学变化。

      [IEC 60695-4:1993,定义2.34]

3.6

      燃烧流的传输 fire effluent transport

      燃烧流离开着火位置的移动。

      [IEC 60695-4:1993,定义2.35]

3.7

      火情 fire scenario

      对特定场所真实火灾或大规模模拟试验,从起燃前到燃烧结束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条件(包括环境条件)的详细描述。

      [ISO/IEC 13943:2000,定义58]

3.8

      起燃源 ignition source

      引发燃烧的能量来源。

      [ISO/IEC 13943:2000,定义97]

3.9

      泄漏电流 leakage current

      非期望回路的电流。

3.10

     烟 smoke

      燃烧流的可见部分。

      [ISO/IEC 13943:2000,定义150]

4 试验方法的分类

4.1 概述

      试验方法可按下述3个类型进行分类:

      a)受试试样的类型;

      b)试验所用的着火模型;

      c)腐蚀测量的类型。

4.2 试样

4.2.1 产品试验

      试样为制成品。如:印刷线路板、交换机、计算机或电缆。

4.2.2 模拟产品试验

      试样为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4.2.3 材料或复合样品试验

      试样为基础材料(固体或液体)或复合材料。

4.3 着火模型

      给定材料或产品释放的燃烧流的量、产率和腐蚀性不是材料或产品的固有特性,而是取决于材料或产品的燃烧条件。试样的化学性质、分解温度和通风量是影响燃烧流组分的主要变量。

      标准化试验方法(着火模型)确定的试验条件应与真实着火的预期阶段相关或是对其的复制。ISO/TR 9122-1:1989对着火阶段进行了大致的划分,如表1所示。影响燃烧流产生的重要因素是氧气的浓度和辐照度/温度。

表1 着火阶段的大致划分(源自 ISO/TR 9122-1:1989)

着火阶段

氧气

%

CO2/CO

比率

温度

C

辐照度°

kW·m-2

阶段1

无焰分解


a) 阴燃(自维持)

21

不适用

<100

不适用

b)无焰(氧化)

5~21

不适用

<500

<25

c)无焰(热分解)

<5

不适用

<1000

不适用

阶段2

发展中的着火(有焰)

10~15

100~200

400~600

20~40

阶段3

完全着火(有焰)


a) 通风不良

1~5

<10

600~900

40~70

b)通风良好

5~10

<100

600~1 200

50~150

a 隔室的一般环境条件(平均值)。

b 着火附近火羽流的平均值。

c 试验样品受到的辐照度(平均值)。

4.4 腐蚀测量的类型

4.4.1 产品试验

      这类试验的腐蚀电极为制成品。

      如:印刷线路板、交换机、洗衣机和计算机。

      燃烧流对产品的腐蚀危害影响可通过检查或测定其功能的退化情况来评定。

4.4.2 模拟产品试验

      这类试验的腐蚀电极为模拟产品的印刷电路或金属薄板。

      燃烧流对电极的腐蚀危害影响可通过其外观、质量、力学性、物理性或电性能的变化来评定。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ongliff00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