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9-15 14:25 浏览次数: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内容和报告编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各行业或领域可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和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制订评价细则。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适用与维护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8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 /T 19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AQ/T 8008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3.2 职业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3.3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pre-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有害性与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等进行的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
3.4 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5 职业病危害作业 operation exposed to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3.6 职业病防护设施 facility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3.7 应急救援设施 first-aid facility
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3.8 工程分析 engineering analysis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卫生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项目所具有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和卫生防护状况等,并剖析其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分布。
3.9 评价单元 assessment unit
根据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3.10 辅助用室 auxiliary room
是指评价对象依据其卫生特征状况所设置的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用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
4.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2 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
4.3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5.1 法律、法规、规章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
5.2 规范、标准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标准。
5.3 基础依据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文件等。
5.4 其他依据
建设项目有关的支持性文件、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
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内容为准,并包括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要求的内容。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建设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以及所有设备设施的利旧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辐射防护屏蔽计算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职业病危害的常用评价方法按照“AQ/T 8008”《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附录A执行。
8.1 准备阶段
8.1.1 收集资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收集以下主要资料:
a)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b)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1)建设项目概况
2)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3)辐射源项资料
4)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其用量,中间品、产品及其产量等
5)劳动组织与工种、岗位设置及其作业内容、作业方法等
6)各种设备、化学品的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
7)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8)有关设计图纸(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等)
9)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类比工程)
10)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类比工程)
11)其他有关评价所需的技术资料
c)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8.1.2 选择类比企业
依据自然环境状况、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与产品、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选择与拟评价建设项目具有良好可比性的类比企业(对于改、扩建项目,应该优先选择原工程作为类比工程),并进行初步调查。
8.1.3 编制预评价方案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分类,职业病危害严重和较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预评价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可根据预评价的需要决定是否编制评价方案。
在对收集的技术资料进行研读与初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8.1.3.1 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以及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基本情况。
8.1.3.2 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8.1.3.3 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内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
8.1.3.4 项目分析:初步的工程分析、辐射源项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并确定评价单元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的内容与要求等。
8.1.3.5 类比企业调查、检测方案:确定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以及收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的内容与要求等;如果类比企业没有可收集的检测资料时,应确定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检测方案内容。
8.1.3.6 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