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2-06 20:52 浏览次数:
本文件规定了存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及可能出现可燃性粉尘层的场所识别和场所分类,以便对出现在这些场所的点燃源进行适当的评定。
在本文件中,对爆炸性粉尘环境和可燃性粉尘层区别对待。第4章描述了爆炸性粉尘云的场所分类,而粉尘层则作为可能的释放源之一。第7章对粉尘层的点燃危险进行了描述。
本文件采取以工厂清理防止粉尘层积聚为基础的有效现场清理。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现场清理,场所分类将包括粉尘层可能形成的爆炸性粉尘云。
对可燃性纤维或可燃性飞絮可能引起危险的场所,也可遵循本文件的原则。
本文件适用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由于爆炸性粉尘环境或可燃性粉尘层的存在而可能引起危险的场所(见注1)。
注1:大气条件包括高于或低于基准的101.3kPa和20℃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前提是这些变化对可燃性材料爆炸特性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
本文件不适用于:
——煤矿井下场所;
——不需大气中的氧燃烧的自燃物质,如发火物质、推进剂、烟火、弹药、过氧化物、氧化剂、水反应性元素或化合物,或其他类似材料;
——超出本文件涉及的异常灾难性事故;
——随粉尘喷出的有毒气体引起的危险。
本文件不适用于由于存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而可能产生危险的场所,但该原则可用于评估杂混物(另见 GB 3836.14)。
注2:关于杂混物的补充指南见附录A。
本文件未考虑继火灾或爆炸之后的损害而产生的影响。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T 3836.1-2021,IEC 60079-0:2017,MOD)
GB/T 383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在以下地址维护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
——IEC:http://www.electropedia.org/;
——ISO:http://www.iso.org/obp。
注:爆炸性环境适用的其他术语和定义见GB/T 2900.35。
3.1
场所 area
三维的区域或空间。
3.2
杂混物 hybrid mixture
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可燃性粉尘的混合物。
3.3
粉尘 dust
包括可燃性粉尘和可燃性飞絮的通称。
3.4
可燃性粉尘 combustible dust
标称尺寸500μm及以下,在标准大气压力和温度下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微小固体颗粒。
注1:该术语包括HJ492中定义的粉尘和尘粒。
注2:术语“固体颗粒”是用来说明固态和非气态或非液态中的颗粒,但不排除空心颗粒。
注3:通过ASTM E11-04中定义的美国40号标准筛的材料被认为满足500μm标准。
注4:可燃粉尘测试方法可在GB/T 3836.12中找到。
3.5
爆炸性粉尘环境 explosive dust atmosphere
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物质以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6
导电性粉尘 conductive dust
电阻率等于或小于103Ω·m的可燃性粉尘。
注:导电粉尘属于IIC类。
3.7
非导电性粉尘 non-conductive dust
电阻率大于103Ω·m的可燃性粉尘。
注:非导电粉尘属于ⅡB类。
3.8
可燃性飞絮 combustible flyings
标称尺寸大于500μm,在标准大气压力和温度下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固体颗粒,包括纤维。
注1:例如,人造纤维、棉花纤维(包括棉绒和棉纱头)、剑麻纤维、黄麻纤维、大麻纤维、椰壳纤维、麻絮、包装用的废木棉。
注2:可燃性飞絮属于ⅢA类。
3.9
危险场所(粉尘)hazardous area(dust)
可燃性粉尘以粉尘云的形式大量出现或预期可能大量出现,以致要求对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场所。
注1:根据爆炸性粉尘环境出现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危险场所进行分区(见6.2)。
注2:由粉尘层形成的粉尘云的潜在危险也需考虑。
3.10
非危险场所(粉尘)non-hazardous area(dust)
可燃性粉尘以粉尘云的形式预期不会大量出现,以致不要求对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场所。
3.11
粉尘集尘器 dust containment
用于处理、加工、输送或存储物料时防止可燃性粉尘泄露到周围环境中的工艺装置。
3.12
粉尘释放源 source of dust release
能向大气环境中释放可燃性粉尘的地点或部位。
注:粉尘释放源可能来自粉尘集尘器或粉尘层。
3.13
连续级释放 continuous grade of release
连续释放或预计经常出现或长时间出现的释放。
3.14
连续形成粉尘云 continuous formation of a dust cloud
粉尘云可能连续存在,或者预期可能会持续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发生的位置。
3.15
1级释放 primary grade of release
正常运行时预计定期释放或偶尔出现的释放。
3.16
2级释放 secondary grade of release
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出现释放,如果出现,也仅是不经常且是短时间出现的释放。
3.17
区域范围 extent of zone
从释放源边缘到不再出现危险释放的地点之间任何方向的距离。
3.18
正常运行 normal operation
设备在电气上和机械上符合设计规范并在制造商规定的限制范围内使用的运行状况。
注:可形成粉尘云或粉尘层的一些少量的粉尘释放(如过滤器的释放)可视为正常运行。
3.19
异常运行 abnormal operation
很少发生的工艺关联故障。
3.20
灾难性故障 catastrophic failure
超过工艺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参数,导致可燃性材料的严重释放的事件。
注:文中的灾难性故障应用于例如储料仓或气动输送机的破裂。
3.21
(爆炸性环境用)设备 equipment(for explosive atmospheres)
爆炸性环境中作为电气装置的部件或与其有关的包括仪器、附件、组件、元件的总称。
3.22
粉尘层的点燃温度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 dust layer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粉尘层在热表面上发生点燃时,热表面的最低温度。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