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T 4208-2010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 发表时间:2022-09-15
- 来源:共立消防
- 人气: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的分级指标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的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 13733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毒物 toxic chemicals
少量进入肌体后,能与肌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肌体暂时的或 长期的病理状态的化学物质。
3.2
作业场所 workplace
劳动者因从事职业活动而需要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3.3
有毒作业场所 toxic chemicals workplace
劳动者进行有毒作业的场所。
3.4
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数接触者的健康 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
3.5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ime-weighted average concentration, TWA
作业场所中测定的以时间为权数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毒物平均接触浓度值。
3.6
短时间接触浓度 short-time exposure concentration, STEL
作业场所中测定的毒物在其最高浓度时间段内的短时间(15分钟)接触浓度值。
3.7
最高浓度 maximum concentration, MC
作业场所中毒物在一个工作日(8小时)测定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最高瞬间浓度值。
3.8
超标倍数 excess multiple
作业场所中毒物浓度超过其职业接触限值的倍数值
4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4.1 分级指标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采用作业场所毒物浓度超标倍数作为分级指标,用B表示,包括时间 加权平均浓度超标倍数(Bm)、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倍数(Bs皿)和最高浓度超标倍数(B^)。
4.2 超标倍数的计算
4.2.1 毒物按照GBZ 159和GB 13733进行采样,并按照GBZ/T 160的标准方法进行浓度检测。对 未规定采样和检测方法的有毒物质,应用国内外公认的测定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
4.2.2 对只存在一种毒物的作业场所,作业场所中毒物的浓度超标倍数按式(1)进行计算。
式中:
M一作业场所实际测定的毒物浓度值,mg/m3 ;
Mr——作业场所毒物的职业接触限值,mg/m3。
4.2.3 对存在多种毒物的作业场所,当这些毒物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或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 (如刺激作用等),或已知这些毒物可产生相加作用时,作业场所中毒物的浓度超标倍数按式(2)进行计 算;若非以上情况,分别计算每种毒物的浓度超标倍数值,并取其最大值作为该作业场所的毒物浓度超 标倍数值。
M1 ,M2,……Mn——作业场所实际测定的各种毒物浓度值,mg/m3 ;
M1r,M2r,……MNr—— 各种毒物相应的职业接触限值,mg/m3。
4.3 分级方法
4.3.1 本标准将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划分为三级0级、I级和Ⅱ级。其中,0级表示有毒作业场所 危害程度达到标准的要求,I级表示超过标准的要求,Ⅱ级表示严重超过标准的要求。
4.3.2 根据GBZ 2.1对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的要求,对照采用Btwa、Bs皿和Bmc分别 按照表1分别进行分级,并取其中最高的级别作为该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级别。
表1 分级方法表
B的范围 | 级 别 | 备 注 |
B≤0 | 0 | 达标 |
0<B ≤3 | I | 超标 |
B >3 | Ⅱ | 严重超标 |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可点击下方链接下载标准原文:
下载地址:《AQ/T 4208-2010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 2023-03-23GB/T 19624-2019 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 2023-03-23GB/T 18819-2019 船对船石油过驳安全作业要求
- 2023-03-23GB/T 4026-2019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设备端子、导体终端和导体的标识
- 2023-03-23GB/T 37956-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站安全云防护平台技术要求
- 2023-03-23GB/T 37955-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控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 2023-03-23GB/T 37953-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监测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
- 2023-03-23GB/T 37952-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 2023-03-23GB/T 37954-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检测产品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
- 2023-03-23GB/T 37950-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桌面云安全技术要求
- 2023-03-23GB/T 37964-2019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指南
- 2023-03-23GB/T 379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存储安全技术要求
- 2023-03-23GB/T 37941-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审计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2023-03-23GB/T 37935-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可信计算规范 可信软件基
- 2023-03-23GB/T 37833-2019 航天器安全防护通用要求
- 2023-03-23GB/T 37972-2019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运行监管框架
- 2023-03-23GB/T 37988-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采用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大气层中的氮气(N2)、氩气(Ar)和二氧化碳(CO2)三种气体分别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灭火剂 -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瓶架、灭火剂瓶组、泄漏检测装置、容器阀、金属软管、单向阀(灭火剂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装置、选择阀、信号反馈装置、灭火剂输送管、喷嘴、驱动气体瓶组、电磁驱动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卤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
- 0GB/T 19624-2019 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 1GB/T 18819-2019 船对船石油过驳安全作业要求
- 2GB/T 4026-2019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设备端子、导体终端和导体的标识
- 3GB/T 37956-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站安全云防护平台技术要求
- 4GB/T 37955-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控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 5GB/T 37953-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监测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
- 6GB/T 37952-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 7GB/T 37954-2019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检测产品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
- 8GB/T 37950-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桌面云安全技术要求
- 9GB/T 37964-2019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指南
- 0GB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 1GB 51427-2021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标准
- 2GB 50156-2021 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 3GB 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4GB 4351.1-2005 手提式灭火器 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 5G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
- 6GB/T 18380.22-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22部分 单根绝缘细电线电
- 7GB/T 5907.1-2014 消防词汇 第1部分:通用术语
- 8AQ/T 3050-2013 加油加气站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 9GB/T 18380.13-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3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