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共立消防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专注消防维保检测

打造消防服务行业卓越品牌

消防检测维保服务热线:

15322445327
当前位置: 主页 > 消防资讯 > 安全标准

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 发表时间:2022-09-09
  • 来源:共立消防
  • 人气: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报告编写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用人单位日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物品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89(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occupational hazards monitoring

      对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测定、测量和分析计算。

4 基本要求

4.1 检测工作应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开展检测工作的机构应取得计量认证,并依法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

4.2 评价监测、日常定期检测、监督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4.3 异常工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注明检测时工作场所的生产状况。

4.4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测量)时,应使用防爆型采样(测量)设备。

4.5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调查及现场采样应在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人员陪同下进行。

4.6 工作人员在现场调查及采样时,应穿戴好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

4.7 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异常天气不应进行样品采集。

4.8 检测机构对检测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5 监测类别及其采样要求

5.1 评价监测

      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 因素现状评价等。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连续采样 3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

5.2 日常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日。

5.3 监督监测

      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日和采样点进行采样。

5.4 事故性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监 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

6 检测工作程序

6.1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调查

6.1.1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用(产)量、 主要成份(浓度)及其理化性质等;

6.1.2 生产工艺、生产方式、劳动组织及工种(岗位)定员等。

6.1.3 各工种作业人员的工作状况,包括人数、在各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 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6.1.4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等。

6.1.5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状况等。

6.1.6 现场调查应摄取并留存必要的影像资料。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有关内容调查表参见附录 A。

6.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

      根据生产工艺及使用原辅材料,结合工作场所设置的各工种作业人员的工作方式、活动范围等情况,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 GBZ2 的有害因素范围,辨识出各工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6.3 制定采样方案

      根据检测目的,确定采样天数。

      按照 GBZ 159 和 GBZ/T 189 的要求,选择采样方法、样品采集地点、采样对象和数量。

      制定现场采样方案或计划,经审核后实施。

      现场采样计划的编制参见附录 B。

6.4 职业病危害因素样品采集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样品采集,应根据作业人员现场工作情况和采样方案,按照GBZ 159 的要求,进行采样前采样仪器的准备,采样时应在专用采样记录表上做好采样记录。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量按照 GBZ/T 189 有关要求进行现场测量。

6.5 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的测定按照 GBZ/T 160 有关标准进行定量分析测定。

      工作场所粉尘的测定按照 GBZ/T 192 有关标准进行定量分析测定。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量按照 GBZ/T 189 有关标准进行现场测量。

6.6 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浓(强)度计算

      粉尘和化学物质浓度的计算,按照 GBZ 159 的计算方法,结合各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分析计算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短时间接触最高浓度(CSTEL)、最高浓 度(CMAC)或超限倍数等结果,与 GBZ2.1 限值标准进行比较。

      物理因素按照 GBZT 189 有关要求进行现场测量后读数或计算,结果与 GBZ2.2 限值标准进行比较。

6.7 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情况,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按第 7 章的要求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或报告表。

7 检测报告书编制要求

7.1 概况

7.1.1 受检测企业基本情况

      介绍企业名称、地址、产品、产量、本次检测性质或任务来源等内容。

7.1.2 检测范围

      根据检测项目来源的目的及要求,检测项目实际生产的工程内容范围,或对合同约定的范围进行检测。

7.1.3 检测依据

      列出检测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等的名称。

7.1.4 质量控制

      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检测工作全过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7.2 生产情况

      主要介绍生产工艺,原辅料的使用以及产品副产品情况、主要生产设备,用人单位工种设置及劳动组织劳动定员,防护设施设置等情况。

7.3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7.3.1 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描述生产工艺过程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及分布。

7.3.2 用人单位设置各工种的工作方式、各工作地点停留时间情况。

7.3.3 各工种作业人员接触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7.3.4 分析并确定应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7.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7.4.1 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量)

      介绍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测定(量)方法、仪器、条件、采样频次、职业接触限值、采样点设置等内容。附实验室检验报告。

7.4.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检验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结果与限值列表报告等进行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7.5 结论与建议

      针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情况,给出明确结论,分析超标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格式要求参见附录 C。

7.6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表编制

      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小于等于 5 种(其中物理因素不小于 2 种),可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表。

      报告表格式参见附录 D。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可点击下方链接下载标准原文:

下载地址:《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推荐产品
  •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采用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大气层中的氮气(N2)、氩气(Ar)和二氧化碳(CO2)三种气体分别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灭火剂
  •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瓶架、灭火剂瓶组、泄漏检测装置、容器阀、金属软管、单向阀(灭火剂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装置、选择阀、信号反馈装置、灭火剂输送管、喷嘴、驱动气体瓶组、电磁驱动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卤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