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21 21:46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层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同印发《广州市城中村消防整治提升技术指引(试行)》(下称《指引(试行)》),致力于全面加强城中村治理,补齐城中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消防设施短板。
在这次的《指引(试行)》中,广州对城中村消防整治提出了多项新的举措。对于“三小”场所和出租屋的隐患整治,广州市明确提出将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通过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三小”场所和出租屋进行及时整改,确保消除潜在的火灾风险。
为了解决城中村消防设施落后的问题,广州市将推广安装无线联网式烟感报警装置和简易喷淋设施。这两种设施都具有早期发现火灾、控制火势蔓延的作用,将有效提高城中村的消防安全水平。
针对影响人员疏散逃生的防盗网、护栏,广州市也提出将进行拆除或增设人员逃生口。这是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方便快捷地打开逃生通道,保护住户的生命安全。
在解决疏散通道不畅的问题上,广州市也积极采取措施。他们通过开设逃生出口、加建直通天面楼梯、拆除天面障碍物等方式,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住户能够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这次的《指引(试行)》的推出,是广州市为解决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的一次重大创新。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举措,广州市希望能补齐城中村消防设施的短板,提高城中村的消防安全水平,确保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次《指引(试行)》的发布是我们持续推进城中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一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将以《指引(试行)》为指导,积极引入密集区域防火组团管理的新模式,推动城中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全面提升。”
据了解,密集区域防火组团管理是一种新的消防安全管理方式。通过将相邻的建筑物或区域划分为一个防火组团,设置专门的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并组织专门的消防管理团队进行巡查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目前,广州市已经在一些城中村开始了密集区域防火组团管理的试点工作。通过设置独立的消防通道、安装智能消防报警系统、培训居民进行初期火灾扑救等方式,这些试点区域的消防安全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我们将继续推进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集中管理和专业培训,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城中村的消防安全。我们期待这种模式能够在更多的城中村得到推广和应用。”
总的来说,广州市通过联合发布《指引(试行)》和引入密集区域防火组团管理的新模式,展示了其在城中村消防安全工作上的决心和创新能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州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补齐城中村消防设施的短板,为保障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