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07 18:54 浏览次数: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11月7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被正式公布:广州市已成功建成2657个村居微型消防站,实现了全市各区域全方位的火灾扑救1分钟响应。
据新闻发言人介绍,近年来,广州市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满足快速响应的灭火救援需求,广州创新性地提出了“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模式,并成功将其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些微型消防站均按照统一标准建设,配备了专业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并且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每个微型消防站均能独立承担火灾扑救任务,大大提高了火灾应对的速度和效率。同时,这些微型消防站还承担着消防宣传的角色,通过定期的消防培训和演练,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此外,发言人还特别强调了广州市在消防车辆装备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果。据介绍,过去十年里,广州市新配备的装备器材达到了21.5万件套,装备更新率高达100%。其中,包括消防机器人、消防无人机等一大批高精尖装备的投入执勤,极大地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广州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中心,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消防安全城市。这次微型消防站的成功建设,无疑为广州的消防安全水平提升了一大步。
发言人最后表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不仅增强了广州市的火灾扑救能力,更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更加高效、精准的消防安全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发布会信息的公布,标志着广州市在消防救援领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这一创新性的举措无疑将对全国的消防安全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在面对火灾这一严重威胁公众安全的重大灾害时,广州市通过全面加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应急响应能力等多项措施,实现了对火灾的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和快速消灭。这样的成果不仅体现了广州对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其在新时代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创新引领,不断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决心。
据了解,这些微型消防站均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通过专业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火灾扑救技能。同时,广州市还积极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和技能。
此外,广州市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火灾防控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在重要场所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火灾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这些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火灾防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微型消防站”建设模式和经验,将使更多的城市和地区从中受益。这也充分体现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未来,广州将继续深化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服务水平。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交流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消防安全之路,为建设更加美好、和谐、安全的广州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2657个村居微型消防站的成功建设,是广州市在消防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体现了广州对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也预示着未来广州市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将有更大的作为。